半岛平台威尔士国家队赞助商-我愿活成你所愿
你的位置:半岛平台威尔士国家队赞助商 > 新闻动态 > 我愿活成你所愿
我愿活成你所愿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0:52    点击次数:89

清明将至,草长莺飞的风景里,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思念悄然变浓。

“爸,我从警13年了,工作很忙很辛苦,但是很值得。您放心吧,组织对家里和我的工作都很关心。我今天穿着警服来看您,给您敬礼!”3月26日上午,在宿东烈士陵园,公安英烈邢军之子邢思维对着父亲墓碑敬礼的刹那,在场的人无不动容。

痛!生命不能承受之重

——四位烈士意味着,这个大家庭的天,曾经塌过四次

2003年11月12日,时任埇桥区永镇镇派出所所长邢军在执行抓捕任务时,为救战友遭遇车祸牺牲,后被追记个人一等功、追认为革命烈士。

回忆起22年前那个寒风刺骨的夜晚,邢军的妻子赵艳玲依然记得丈夫给她打的那通电话:“忙好今晚的任务,明天我就回家!”谁曾想,电话一挂,竟是永别!当时,离春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。在那个仿佛是这辈子最冷的冬天里,邢军年迈的双亲白发人送黑发人,身体很快垮掉;赵艳玲悲恸欲绝,几天时间,牙齿几乎全部松动;正上初二的邢思维,每晚都将父亲的警号牌搂在怀中,蒙在被子里哭得浑身发抖……

赵艳玲告诉记者,1938年,邢军的外公孙学儒在洪泽湖畔的战斗中,为掩护战友不幸牺牲,年仅23岁;1944年,邢军的大伯马玉皊在王徐庄村战斗后打扫战场时,不幸被敌军残存在战场上的冷弹击中而牺牲;1946年,邢军的二伯邢运昌为救护受伤的战友不幸中弹牺牲……至今,赵艳玲家中还珍藏着数张革命烈士证书。“虽然每次拿出来都会难过,但这些却是我们家最珍贵的东西。”赵艳玲动情地说。

念!从未停止的怀念

——岁月的年轮,记录这个家庭的伤痛,也镌刻着烈士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

“我整个人是懵的,尤其看到儿子穿着警服站在他父亲的墓碑前,那一瞬间,时光好像倒流了,就好像,邢军并没有离开过这个世界……”泪水,在赵艳玲的脸上无声滑落。邢军曾经的同事李磊说:“看到思维,就如同看到当年邢所长在执勤的样子。这孩子除了皮肤比父亲黑一点,爷俩的身形、神态简直一模一样!”

每逢清明节、烈士纪念日,都会有公安干警、师生、市民前来祭扫烈士墓。“来到烈士陵园,心中肃然起敬。烈士们虽已离去,但我们的怀念却永远不会停止。”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政治处民警杨俊楠说。

2019年,因为老房子拆迁,赵艳玲搬过一次家。别人都劝她,新环境要配上新家具。可是她和邢思维还是不舍得换掉家里的老物件。“只有沙发是根据客厅的尺寸重新买的,其余的都用惯、看惯了,不换。沙发后墙上的这幅画,还是当年邢军花了200多块钱买的,多好看啊!”赵艳玲说。

在宿州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,仿佛冥冥中注定,孙学儒、马玉皊、邢运昌、邢军,这几位烈士的名字离得不远。“我每次去看,就觉得他们聚在一起,还是一家人的样子。尤其是邢运昌和邢军的名字,紧紧挨着,就像他们爷俩在并肩战斗……”赵艳玲每次到烈士陵园,都要带一块白毛巾,仔细擦拭碑面上的浮灰。

愿!我愿活成你所愿

——时光磨砺心底的苦难,逐渐生出报之以歌的坚强力量

赵艳玲将孩子照顾好、教育好的同时,尽心尽力孝敬公婆。年迈的婆婆卧床多年,公公患有胃癌,赵艳玲和邢军的弟弟、妹妹齐心协力,悉心照顾,为老人养老送终。她告诉记者,大家族的团结和浓浓的亲情,是这些年来亲人们心底最温暖的依靠,也是每位家庭成员都愿意倾力奉献的动力。

邢思维报考警校、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,母子俩抱头痛哭。“我心中纵有千般不舍万般不愿,但儿子一句‘爸爸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支持我吧’,让我唯有支持他继续往前走。”赵艳玲非常欣慰,儿子工作非常努力,从警十余年,数次立功。

工作上,赵艳玲也是兢兢业业、无私奉献。她总说,自己吃了太多生活的苦,能为别人做点什么,心里便会生出更多温暖。退休前,她曾在市看守所从事管教工作。看到一些年轻女孩荒废青春,她总是很痛心:“生命多宝贵啊!”这也是她在做管教对象思想工作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有名失足聋哑女孩,在她的爱心关怀下,拼全力向赵艳玲发出了“妈妈”的口型!

采访将近结束,赵艳玲告诉记者,眼下花开得正好,她准备去儿子定居的城市住上一阵:“樱花开得多美啊,我想带着小孙女一起去赏花!现在的日子,应当是如愿的吧……”记者关小宇赵静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